靈性世界與物質世界的相對性


 


 


文 by 田安琪


 


 


靈修者都知道外在事物來自於內在的創造顯化, 但那是一個甚麼樣的過程呢?


 


簡而言之, 最初, 它是內在的一個具有某種潛能的環境, 然後發出思想念向, 於是帶著正面或負面的感情, 最後以實際的動作顯現於外, 塑造出有形有像的物質。若是以鏡射的概念來看, 物質界與靈性界其實不過是彼此映照的相對應世界, 從這樣的邏輯來看, 那麼由內在所煥發出來的勢能, 必然要有一個相對應的勢能為它「剎車」, 才有可能讓這個有方向性的勢能以相反的力量停駐在實像世界, 這個剎車的力量也稱之為「阻抗力」。


 


小貴婦有幸在學生時代就讀大氣物理系, 對於氣旋(逆時針旋轉的低氣壓)與反氣旋(順時針旋轉的高氣壓)的原理稍知一二, 而靈修靜心使得身體更加敏銳之後, 經常會體驗到非物質界的氣旋與反氣旋勢能, 兩相比對下, 發現到若物質界與靈性界在同樣的渦旋狀態中, 帶來的是相反的效果。


 


譬如, 物質界的氣旋中心有一個向上的抽拉力(颱風或龍捲風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但在靈性界, 逆時針旋轉的狀態卻形成一個向下的抽拉力(例如我們在靜心時經常導引一個逆時針旋轉的力量來清理自身的雜質從腳底排出體外)


 


這些很基礎的理論與現像其實可以套用在許多人生的實例之中, 可以一再地說明物質世界與靈性世界法則的相對性。例如物質世界要我們勤做計畫、掌握未來, 但靈性世界則是一個活在當下方能凝聚創造力的情境; 例如物質世界要我們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謹守角色的本份; 但靈性世界裡人人都有神性, 對他人的愛與敬意並非依守角色而來, 一切均真誠地源於自性之中。


 


靈性世界與物質世界雖有相對性, 但絕非彼此反對, 它們反而是相輔相成的, 運用得當則處處是借力使力的因緣, 譬如我們會透過日常生活中的經歷(物質界)來做為自我觀照的素材(靈性界), 又譬如我們會以內修狀態展現與顯化在物質世界, 以證得修持成果。


 


但許多靈修者尚未能明確辨識物質世界與靈性世界互為表裡或互為對照的精妙所在, 因此經常誤把物質世界的法則套用在靈性世界中, 因此越修越遠離自性。譬如在物質世界裡是鼓勵我們立定志願的, 但我們想想, 若有人「立志」成為靈性老師, 那麼此人會如何來完成這個願望? 他可能會尋找靈性界的名師來追尋與模仿、他可能會尋找「很厲害」的課程來習修、他會想要短期習修到高點、他會開始與靈性中心建立關係、他可能會開始練習通靈或宣稱通靈(因為他知道許多人把所謂通靈者所說的話奉為聖旨)……


 


但很不幸的是, 以上每一項作為都一步步地把我們帶離靈性老師的角色, 事實上, 一位有啟發力的老師, 其實不過是一位道道地地的內修者, 只是他在內修過程中自性之光逐漸展現, 而讓他適合那個角色。在制高點上來看, 靈性領域中並沒有老師這回事, 每一個角色都是虛妄中的真實, 人們藉著角色扮演來進行修練與學習之實, 可以說這也是一個借力使力的狀態。


 


再說說「成道」這件事。許多人認為成道必然是靈修者的最高指導原則了, 但我們看看一個人立志成道之後會做些甚麼事? 他會挑選可以使他成道的課程或者處處尋覓成道大師、他會下意識地依循成道者的樣貌(而徒具其樣貌)、他會有很多對成道狀態的自我投射或自我催眠…..。那麼反而在立志成道之後, 卻無時無刻不在遠離成道----遠離他自己, 遠離凡俗的生活, 遠離他認為不足成道的微小事物, 但事實上, 凡俗生活與微小事物隨時都攜帶著點化我們成道的因子。


 


人們逼問老子何謂成道, 老子先說沒有成道這回事, 但後來迫不得已說:「成道就是餓了就吃、渴了就喝、睏了就睡…..。」那是一個可以隨時活在當下的狀態, 因此這些話語的深意其實是, 在物質世界中去覺察為何我們無法隨著造化之流而行, 看到那其中的恐懼, 然後在清理與提升之後融入造化之流中, 成為那隨時可以運用物質法則創造的源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喜悅的殿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